面試常通過時政熱點考查考生的綜合分析能力,這是考試的難點。部分考生拿到題目后往往大腦一片空白、不知如何作答,導致答題時邏輯混亂、分析單薄、詞不達意。為了更好地提升考生對時政類題目的認知,下面中公教育通過一道題目為大家介紹兩個答題小技巧。
例題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電視電話會議表示,要提高檢測預警靈敏性,在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鐘核酸“采樣圈”。對此,你怎么看?
【技巧分享】
技巧一:開篇亮明觀點
時政熱點題目??疾榭忌治鰡栴}的能力,建議開篇明義,開門見山,讓聽者迅速抓住關鍵信息,了解我們的價值態度。以此題為例,核心話題是“步行15分鐘核酸采樣圈”,所以可以直接向考官明確表達自己的觀點——十分支持建立步行15分鐘核酸“采樣圈”的建設。表達如下:
我覺得常態化核酸檢測最省事,也最具有經濟效益,各地應盡快開展15分鐘核酸“采樣圈”的建設。
技巧二:多維度分析
時政熱點分析,要想體現思維的廣度,就必須做到多維度分析,常見的維度有:背景、目的、現狀(成績與問題)、影響(意義與危害)、原因、阻礙等。在答題無需面面俱到,只需根據題干關鍵信息,靈活選擇分析維度即可。在“步行15分鐘核酸采樣圈”這一話題中,我們可以從建設的目的、意義、存在的阻礙這三個方面深入分析。表達如下:
建設15分鐘核酸“采樣圈”的目的:
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播速度極快,導致很多早期的感染者不太容易被發現,當發現時,已經隱匿傳播了一段時間,造成聚集性疫情,給疫情防控工作帶來巨大壓力。
建設15分鐘核酸“采樣圈”的意義:
(1)方便群眾。通過15分鐘核酸“采樣圈”的建設,可以方便群眾就近就便進行核酸采樣,堅持“把人民群眾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的理念。
(2)從源頭控制疫情。有利于感染者的早期發現,提高檢測預警的靈敏度,實現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織就了一張嚴密的篩查網、發現網。
(3)降低成本。15分鐘核酸“采樣圈”的建設能夠從源頭控制疫情的蔓延擴散,相比大規模管控和治療,成本能夠大大降低,以最小代價實現最大的經濟效益。
建設15分鐘核酸“采樣圈”的阻礙:
(1)合理規劃是前提。如果在一些人員相對稀疏的地區建設15分鐘“采樣圈”很有可能造成資源浪費,加大地方財政壓力。
(2)群眾的配合是關鍵。隨著常態化的核酸檢測,很多居民慢慢松懈,就導致15分鐘核酸“采樣圈”的建設失去意義,甚至爆發規模性疫情。
技巧三:對策要具體
強烈的主人翁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是公職人員的必備素養。因此,考生在分析時政熱點時,應堅持問題導向,從實際出發,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提對策絕不能假大空、喊口號。例如,在分析如何落實15分鐘核酸“采樣圈”的措施時,可以這樣表述:
(1)提高群眾配合。國家衛健委和社區等可以通過“三微一端”、社區居民微信群等加大宣傳,提高對核酸檢測的認識,主動參與常態化檢測;還可以通過進出公共場合及重點區域檢查核酸檢測報告等倒逼居民積極配合工作。
(2)合理規劃采樣點。本地政府要根據本地人口密度、地理位置等在居民區、建筑工地、商超、學校等區域合理規劃采樣點,保證實現15分鐘采樣。
(3)加大采樣點位置的宣傳。通過“三微一端”、“12345熱線”、“核酸點一鍵查APP”等廣泛宣傳采樣點位置,街道辦也應盡快向居民普及采樣點位置,從而真正方便群眾。
(4)多種方式進行核酸檢測。未來可以根據本地人口密度建立自助式核酸檢測亭,方便群眾,也可以加大對家庭自助式核酸檢測的宣傳和普及,為核酸檢測常態化助力。
以上就是中公教育為大家分享的時政熱點類題目的答題小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此外,時政熱點題目時效性較強,要想有效備考,還需持續關注熱點。推薦大家關注“人民日報評論”、“燈塔黨建在線”等微信公眾號、學習強國等APP,每日閱讀推送文章,積累熱點知識。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07-01
06-29
06-28
06-23
06-22
06-06
07-02
07-02
07-02
07-02
07-02
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