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0日下午,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80周年研討會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研討會上,張書記在講話中指出,《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一個最核心的觀點,就是文藝為人民大眾服務。
毛澤東同志提出:“我們的文藝,是為中華民族的最大部分,為最廣大的人民大眾服務的。”對此,談談你的理解?
一、 解釋含義,揭示道理
正如毛澤東主席所言,重在強調文藝工作,應該扎根人民,必須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針,才能讓文藝事業不斷發展。
二、結合實際,分析重要性
(一)人民是文藝工作的最高評判者。文藝工作做得好不好,文藝作品優不優秀,最終看的是人民的評價。圍繞慶祝建黨百年,一批主題電影相繼上映。諸如《長津湖》《革命者》《1921》《守島人》等電影,這些電影,不僅瞬間讓觀眾回到了那個熱血激昂的年代,還激發了人民心中愛國的一腔熱血,也正是如此,這些文藝作品才取得成功。
(二)歷史是由人民書寫的,中華民族的發展史是人民創造的,唯有扎根人民、走進群眾,才能創造出符合人民需要的文藝作品,才能講出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故事;才能讓文藝作品的靈魂與人民產生共鳴。
三、結合實際,分析問題
當前的文藝創作環境中,也存在諸多問題需要引起我們的警惕和重視。一方面,文藝作品存在有數量,缺質量的問題,模仿、抄襲成風,能深入人心的,為人所記住的少之又少。另一方面隨著網絡互聯網的發展,對于網絡文藝作品的監督審查上,難度不斷加大,一些色情、低俗的內容污染了網絡,給我國的文藝蒙上了薄薄的面紗。
四、提出對策和建議
(一)文藝創作要扎根人民。把人民作為文藝表現的主體,把人民作為文藝審美的鑒賞家和評判家,要能夠邁開腿,多到基層一線走一走,扎根基層,扎根泥土,走在人民群眾的身邊,走進人民群眾的心中。
(二)文藝創作要與時俱進。文藝工作者,要時刻關注社會熱點話題,要時刻關系民生實事。運用最新的技術,最熱的平臺,最潮的方式,努力創造出更多符合當前中國價值觀,體現當代中國精神的優秀作品,講好中國故事。
(三)切實加強文藝評論工作。要把好文藝批評的方向盤,在文藝作品面前,要保有實事求是的態度,在大是大非上,要堅定立場,堅決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的文藝作品,營造一片天朗氣清的文藝創作空間。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07-01
07-01
07-01
07-01
07-01
07-01
07-02
07-02
07-02
07-02
07-02
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