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一扶是畢業生基層落實政策,指大學生在畢業后到農村基層從事支農、支教、支醫和扶貧工作。工作時間一般為2年,工作期間給予一定的生活補貼。計劃的政策依據是國家人事部2006年頒布的第16號文件《關于組織開展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從事支教、支農、支醫和扶貧工作的通知》。 其目的在于為高校畢業生向基層單位落實就業問題提供具體的指導和保障。
低門檻
學歷要求低,?萍耙陨蠈W歷起點,其中支醫需要一般限制醫學院類專業支教一般要有教師資格證或師范專業,支農和扶貧對專業要求較少。
政策好
期滿考研初試加10分;高職(高專)畢業生可免試入讀成人本科;國省考定向招錄;部分省份期滿轉編;鼓勵創業,按規定給予培訓補貼、稅費減免、創業擔保貸款等扶持。
易上岸
報考門檻低:90%地區?瓶蓤,往屆可報;競爭壓力。合噍^于國省考,三支競爭比是小巫見大巫;考題難度低:形似公考,但難度偏低,部分地區考題重復情況也存在;期滿國省考定向招錄。
三支一扶招募考試,一般遵循以下考試流程,但不同地區考試流程因考試安排不同有所不同,所以具體考試流程請參考各地三支一扶招募考試公告。
全國各地區三支一扶考試報名時間集中在每年3-7月前后,根據全國各地三支一扶計劃實施情況,報名時間有所不同,詳細參照各地招考公告具體時間安排。
更多公告請查看:三支一扶考試(//www.chirah.com/sydw/kaoshi/)欄目
三支一扶招募對象一般為應屆畢業生及畢業兩年內未就業的往屆畢業生。同時各地三支一扶考試報考條件并不一致,具體報考條件以三支一扶考試公告中的報考條件或要求為準!
可參考三支一扶報考基本條件: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2、遵守憲法和法律;
3、了解“三支一扶”計劃,具有良好品行。樂于吃苦、甘于奉獻,自愿到基層一線長期服務;
4、具備招募崗位所需的資格條件;
5、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
考試分筆試和面試。筆試科目針對招聘地區的不同也有差異,一般涉及公共基礎,行測,申論,以招聘公告上說明為準;面試和考核由“三支一扶”工作辦公室負責,按計劃設定一定比例,以縣(市、區)為單位按崗位分類從高分到低分確定入圍進入面試、考核人員名單。
客觀題為主,主觀題為輔。
《職業能力測試》主要考查考生的數量關系、言語理解與表達、判斷推理、資料分析等能力,采用2B鉛筆填涂答題卡方式作答。本科目考試不允許使用計算器。
《綜合知識》考試內容主要包括政治常識、黨的建設、法律知識、鄉鎮行政管理、鄉鎮經濟管理、鄉鎮機關公文寫作、省情等。試卷由客觀題和主觀題兩部分組成,均在答題卡上作答,其中,客觀題部分采用2B鉛筆填涂答案,主觀題部分采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作答。本科目考試不得使用涂改液、膠帶紙。 面試由招錄機關確定考試方式和題型。
各地區三支一扶考試教材沒有統一的標準,且國家不指定教材。一般參考《綜合知識》和《職業能力測試》,《基層工作知識與實務、《黨政機關錄用公務員考試參考用書行政職業能力測試》等等專業書籍。 具體考試內容,需要根據招考公告和所報職位的要求來確定。
全國各地三支一扶考試安排不同,考試內容不同,成績查詢時間各不相同,詳細三支一扶考試成績查詢時間以各地官方發布通知時間為準。
政策具體情況:
(1)原服務單位有職位空缺或有相對應的自然減員需補充人員時,要聘用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學生。相關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應拿出不低于40%的比例,聘用具有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的高校畢業生,在同等條件下要優先聘用“三支一扶”大學生。
(2)對于準備自主創業人員,可享受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免、小額貸款擔保和貼息等有關政策。
(3)服務期滿且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畢業生可以享受一定的政策加分或同等條件優先錄用。
(4)到西部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服務2年以上,服務期滿后3年內報考碩士研究生,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5)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學生,根據本人意愿可以回到原籍或到其他地區工作,凡落實了接收單位的,接收單位所在地區應準予落戶。
(6)進入國有企事業單位時,由接收單位按照所任職務比照同等條件人員確定其職務工資標準,其服務期限計算為工齡,在今后晉升中高級職稱時,同等條件下優先評定等。
其他相關政策:
補貼:“三支一扶”大學生服務期間享受一定的生活和交通補貼,補貼標準根據每省情況各不相同。各縣(市、區)“三支一扶”辦公室為畢業生按省“三支一扶”辦公室指定的農業銀行辦理銀行卡并負責按月發放。
保險:服務縣“三支一扶”辦公室按照省“三支一扶”辦公室統一要求,為“三支一扶”大學生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和住院醫療保險。
體檢:“三支一扶”大學生體檢費用標準為300元/人。
經費:“三支一扶”計劃所需各項經費,由財政安排專項經費予以解決。其中,到30個經濟欠發達縣服務的生活、交通補貼和保險費用,由省、市、縣(市、區)財政按5:3:2的比例負擔;到其他縣(市、區)服務的生活、交通補貼和保險費用,由所在市、縣(市、區)財政負擔,省財政將通過不斷加大轉移支付力度對財政困難縣予以支持!叭б环觥贝髮W生的體檢和培訓費用由省財政承擔,工作經費由各級財政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