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疾病治療的總體目標為控制菌斑和消除炎癥;恢復牙周組織的生理形態;恢復牙周組織的功能;維持長期療效,防止復發。
對于牙周炎的治療分為以下四個程序:
一、第一階段:基礎治療/病因治療(必須進行)
目的:運用牙周病常規的治療方法消除致病因素,控制牙齦炎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教育并指導患者自我控制菌斑的方法,如建立正確的刷牙方法和習慣,使用牙線、牙簽、間隙刷等輔助工具保持口腔衛生等。
(2)施行潔治術、齦下刮治和根面平整術以消除齦上和齦下的菌斑、牙石。
(3)消除菌斑滯留因素及其他局部刺激因素,如充填齲洞、改正不良修復體、治療食物嵌塞等,還應做必要的牙髓治療、糾正口呼吸習慣等。
(4)拔除無保留價值或預后極差患牙,不利于將來修復治療者也應在適當時機拔除。
(5)炎癥控制后進行必要的咬合調整,建立平衡的咬合關系(炎癥消退后),必要時可做暫時性松牙固定。
(6)藥物治療:經上述治療特別是消除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物后,如果病情仍不能控制或有明顯的急性炎癥以及對某些重癥患者,可輔以藥物治療,還可服用補腎固齒的中成藥或湯劑等。也可在刮治后作袋內沖洗并置入抗菌藥物,并給予漱口劑。
(7)發現和盡可能糾正全身性或環境因素,如吸煙、用藥情況、全身病的控制等。
二、第二階段:牙周手術治療(酌情進行)
基礎治療后的再評估中對牙周情況(包括袋深度、牙石菌斑控制情況、牙槽骨形態、牙松動度等)進行全面評價。仍有5mm以上牙周袋,且探診仍出血,或牙齦及骨形態不良、膜齦關系不正常時,一般須進行手術治療。
目的是為了在直視下進行徹底的根面平整和清除感染組織,糾正牙齦及骨外形,植入自體骨或骨替代材料以及生物膜以期獲得牙周組織再生。
三、第三階段:修復治療階段(酌情進行)
不屬于牙周病學內容,卻是牙周炎治療程序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特別是永久性的修復治療,以及在修復缺牙的同時固定余留的松動牙。一般在牙周手術后2~3個月開始進行。此時牙齦的外形和齦緣位置已基本穩定,可進行永久性固定修復或可摘式義齒修復,必要時同時固定松動牙。牙排列不齊或錯(牙合)者,也可進行正畸治療,建立穩定的平衡(牙合)。
四、第四階段:牙周支持治療/維護期(必須進行)
是正規的牙周系統性治療計劃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是牙周療效得以長期保持的先決條件。在第一階段治療結束后,無論是否需要手術和修復治療,維護期即應開始,其內容包括以下方面:
根據患者剩余牙病情及菌斑控制好壞,確定復查間隔期。治療剛結束,復查稍密集,如1~2個月,以了解療效保持情況。病情穩定后,酌情延長間隔期。復查時間根據每位患者情況而定。一般每3~6個月復查一次,約1~2年拍X線片,監測和比較牙槽骨的變化。
【模擬題】
1. 慢性牙周炎的基礎治療如下,除外:
A.口腔衛生指導
B.消除齦上、下菌斑及牙石
C.糾正食物嵌塞、(牙合)創傷
D.牙周手術
E.暫時性固定松動牙
1.【答案】D。解析:慢性牙周炎的治療程序包括基礎治療、牙周手術、修復治療和牙周支持治療。牙周基礎治療包括口腔宣教和一些牙周常規基礎治療:①教育并指導患者自我控制菌斑的方法②施行潔治術、齦下刮治和根面平整術③消除菌斑滯留因素及其他局部刺激因素④拔除無保留價值或預后極差或不利于將來修復治療的患牙⑤炎癥控制后,進行必要的咬合調整,建立平衡的咬合關系⑥輔以必要的藥物治療⑦發現和盡可能糾正全身或環境因素。因此慢性牙周炎的基礎治療不包括牙周手術,故本題選D。
聲明:本站點發布的來源標注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權均屬中公教育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歡迎關注(中公教育醫療衛生招聘考試頻道)
及時掌握醫療衛生招聘考試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05-11
05-11
05-11
05-11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