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公共基礎知識需要學習的內容比較多,宏觀經濟就是一個重點內容,而其中對宏觀調控政策的分析更是高頻考點之一,今天我們就其中的一個重點問題進行研究:財政收入到底從何而來又是如何運用的?
一、財政收入的來源
財政收入即政府為履行其職能、實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與服務需要而籌集的一切資金的總和。比如疫情防控期間我們可以免費做核酸檢測,或者脫貧攻堅過程中修建的公路和各種設施等,這背后的費用需要政府承擔,故政府為了提供這樣的服務勢必需要籌集資金,那這部分資金從何而來呢?主要包括稅、利、債、費四個部分。
(一)稅
稅指的是稅收。例如:個人所得稅、流轉稅、財產稅等,是國家為了實現其職能,按照法律預先規定的標準,強制地、無償地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手段。稅收是政府收入中最主要的部分,是政府收入中占比較大的部分并且較為穩定。大家做題時會遇到題目讓大家選出政府收入中最主要的部分是什么,需要識記是稅收。
(二)利
利指利潤,是國家憑借國有資產所有權獲得的利潤、租金、股息、紅利、資金使用費等收入的總稱。比如國企的收入,出租鳥巢開演唱會的租金等。
(三)債
債指公債,是政府對公眾的債務,或公眾對政府的債權。公債包括中央政府的債務與地方政府的債務。一般把中央政府的債務稱為國債。簡單來說,即政府向公眾借錢,并且到期必須還本付息,需要注意的是一般來說,吸納的是公眾的閑錢。
(四)費
費指費用,是國家政府機關或事業單位在提供公共服務、實施行政管理或提供特定公共設施的使用時,向受益人收取一定費用的收入形式。如:辦理身份證的工本費等。
二、財政收入的運用
財政政策的實施主要通過調整稅收和國債來進行。
(一)經濟蕭條(通貨緊縮)
這種情況下,經濟衰退嚴重,部分企業出現破產倒閉,失業率較高,國民收入較低,社會總需求小于社會總供給。故為了避免經濟蕭條,應采取擴張性財政政策,從而刺激公眾消費和生產,促進經濟增長。
1.減少稅收:減輕公眾納稅壓力,從而增加消費和擴大生產。
2.增發國債:吸納公眾手中閑錢,把資金集中起來,用于投資生產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等,一定程度上擴大生產,提供就業,增加收入。
(二)經濟過熱(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使社會總需求大于社會總供給,所以需要減少社會總需求,應采取緊縮性的財政政策(與通貨緊縮的政策相反),比如增加稅收、減發國債。
三、小試牛刀
(多選)下列關于通貨緊縮應對措施正確的有:
A.采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
B.采取緊縮性的財政政策
C.降低稅率
D.充分利用宣傳手段,提升公眾信心
【答案】ACD。解析:通貨緊縮時,社會總需求小于社會總供給,政府一般采用擴張性政策;通過降低稅率、實行更多稅收優惠等途徑減少稅收,增發國債等刺激社會總需求,促進經濟增長。并且在大環境不好,公眾積極性低落時,通過宣傳手段,改變預期,提升公眾信心,故ACD正確。
聲明:本站點發布的來源標注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權均屬中公教育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歡迎關注(中公教育事業單位招聘考試頻道)
及時掌握事業單位招聘考試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07-01
07-01
07-01
07-01
07-01
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