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這是武術的核心要義,中華武術曾被外國人當做認識中國的鑰匙,在疫情的當下,人們愈發提高了對于運動健康的認識,掀起了健身熱潮,在“云健身”浪潮中,劉教練和他的毽子操的爆火,在多個社交媒體平臺幾乎霸屏。然而也出現了有些因太久沒有運動,直接參與強度訓練,導致身體出現問題的情況屢見報端。這充分說明我國距離健康中國還有距離,而且這個過程必須要具備健康的素養。
健康中國需要完善制度加大宣傳,主動提高運動水平,強其筋骨。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則圓,則必規矩,想要推進全民健康,需要國家從制度方面加以引領,讓百姓心中種下健康的種子。習近平總書記曾說“現代化最重要的指標還是人民健康,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礎。”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作出了一系指示,加強推進健康中國。我國的健康水平較建國之初提高了不止一個檔,這離不開國家關于健康的政策支持,隨著一系列衛生醫療政策的制定,我國已經具備一定的抗擊衛生健康風險能力;現代化社區建設規定,必須具備一定的運動健身場地住建部門才予以合格驗收。隨著政策和宣傳的推進,人們的健康水平明顯提升。
健康中國需要運用科學理念健身,掌握身體成長規律,平穩提升。我國的高速經濟發展,但似乎人們的健康素養沒有完全跟上。隨著炒房熱、海淘熱、直播熱等一系列社會浪潮,暴露出國民缺少科學素養和深度認知。網絡的“云健身”讓部分群眾身體不適的情況,警示著 人們應該具備基本的健康知識。而不是倡導每個人都應該具備使用心臟復蘇設備的能力。健康是個習慣,也是科學培養的規律,我們面對健身人應該遵循小學初中學習的從簡單的運動開始,循序漸進,掌握自身個體間差異,做到適度鍛煉,再慢慢提高。
健康中國需要完善設施鼓勵參與,促使健康融入生活,蔚然成風。盧梭曾經說過,法律不是刻在石碑上的,不是刻在鐘表上的,而是刻在每個人的心里。要想健康中國蔚然成風,需要每位公民真正的認識與實踐,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隨著一些經濟發達的省市開始注重醫療衛生和公園廣場的建設,也不難發現有的設施存在著年久失修,人為破壞,甚至存在安全隱患等情況。有些單位團體,雖然應付檢查組織了體育活動,但是百姓參與度低,沒能達到真正的目的。這就需要政府加強要求,不能只在小區驗收時檢查一次,可以開展定期檢查,積極收取群眾意見,責令修繕。各地應貫徹中央大力宣傳奧運、冬奧的體育精神,全面參與,傳承精神,這樣健康的理念定會蔚然成風。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人民身體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更是民族復興的應有之意。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國際形勢和肆虐的疫情,我們需要做好制度建設,提高全民健康的科學理念,完善健康設施,發揮主觀能動性,健康中國的建設指日可待。
聲明:本站點發布的來源標注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權均屬中公教育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歡迎關注中公教育社區工作者考試頻道
及時掌握社區工作者考試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近期考試 | 報名時間 |
---|---|
詳見公告 | |
7月08日 -11日 | |
7月10日 -14日 | |
7月11日 -15日 | |
7月01日 -05日 |
07-01
07-01
07-01
06-30
06-30
06-30
07-02
07-02
07-02
07-02
07-02
07-02
07-01
07-01
07-01
07-01
07-01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