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申論考試的重要題型,提出對策題在社區中考察頻率還是比較高的。提出對策以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為測查重點,側重于考察考生對于基層工作、社會生活等場景中的問題如何把握,對于考生的對策思維和積累要求較高。今天中公教育就跟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提出對策題的作答技巧。
一、大綱剖析
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要求描述:要求借助自身實踐經驗、生活體驗、知識經驗,在對給定資料理解分析的基礎上,發現和界定問題,作出評估或權衡,對具體問題作出正確的分析判斷,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或措施。
要求借助自身經驗體驗意思是在作答提出對策題時要求考生要結合題干中給定的身份和情景,結合生活實際給出符合現實實際的解決辦法;要求對給定資料理解基礎上也就是限定題型的作答范圍;要求發現和界定問題,并對其作出評估和分析也就是要求考生需要明確找到材料中所涉及的問題并分析其發生的原因;要求提出方案或措施也就是要求考生能夠針對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辦法,且對策要合情合理、具體可操作。
二、作答思路
提出對策時我們在把握提對策方向之外,還需要對策具備針對性、可操作性和可行性,也就是說要求對策能夠切實解決問題、具備可以實現的具體方法和思路、對策需要合理合情合法,符合法律要求、滿足實際條件、遵循倫理道德等。具體提出對策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把握。
(一)直接對策
材料中以觀點型材料、權威觀點口吻等形式明確、直接告知,解決題干中這一問題需要或可以如何做,有直接對策詞提示的時候,可以直接摘取相關的表述,進行縮句、提煉即可形成答案。
(二)問題原因反推
材料中以問題形式進行描述,且反映出待解決問題的具體表現和發生的原因,由此可針對原因進行反向描述,例如“造成交通事故多發的原因是關鍵路口缺少交通信號燈”即可反推對策“完善關鍵區域信號燈等交通基礎設施”。
(三)成功經驗/失敗教訓
材料中以某人、某地、某個企業、某個國家等實例反映出他們是如何針對題干中這一問題作出回應的,以及作出相關措施之后的結果如何。在作答時依然是尋找材料對象的具體做法,成功經驗則正面總結其做法,失敗教訓則反面推導應對措施。過程中需要注重對方角色和自身角色的對比,確定其對策是否符合自身的身份和情景,最后進行調整即可。
中公教育建議考生在備考提出對策題型時多從做過的題目中積累對策的規范描述,在平時做題時多積累對策詞句,掌握常見對策的一般性表述,在對問題加深理解的基礎上提升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
聲明:本站點發布的來源標注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權均屬中公教育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歡迎關注中公教育社區工作者考試頻道
及時掌握社區工作者考試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近期考試 | 報名時間 |
---|---|
詳見公告 | |
7月08日 -11日 | |
7月10日 -14日 | |
7月11日 -15日 | |
7月01日 -05日 |
07-01
07-01
07-01
06-30
06-30
06-30
07-02
07-02
07-02
07-02
07-02
07-02
07-01
07-01
07-01
07-01
07-01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