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2021年公考之路上的你或許步伐輕快,或許負重前行,或許你默默彳亍。不論如何你堅持了下來,你走了過來,你也將繼續走向未來。過往不雜不亂,初心依舊不改,把握當下,用好“現在”。中公教育團隊對(縣以上)申論試題進行分析和深度解讀,具體解讀如下:
2018年12月18日,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借用《管子·乘馬》中的“事者,生于慮,成于務,失于傲”一語強調:“偉大夢想不是等得來、喊得來的,而是拼出來、干出來的。我們現在所處的,是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是一個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
各項事業都產生于周詳的謀略,成功于辛勤努力,失敗于驕奢放縱。“生于慮”,就是要未雨綢繆,周密考慮和精心安排各項工作。“成于務”,就是要把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失于傲”,就是說形勢越好,越要保持清醒頭腦,增強憂患意識。
“越是接近勝利,越要慎終如始。”如今,我們迎來了“兩個一百年”的第一個百年目標,站在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啟航的歷史關口,面對外部環境壓力和內部改革阻力,必須要時刻懷有憂患意識,又要身體力行,真抓實干,用務實的行動取得一個接一個的勝利。這樣來看,今年遼寧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縣以上)總體上主題站位高、思想深、格局大、時效強。
1.案例材料為主。
本次考試案例材料居多,縱觀整套試卷,有G市在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方面做了努力,有仙路控股有限公司遇到了“中年危機”,而國欣家居卻能實現“蝶變”,還有F市“數字城市”建設經驗,可謂是個個經典,讀之又各具特色,印象深刻。這些案例型材料,構成2021年遼寧省考申論(縣以上)的主體內容,案例型材料對閱讀理解要的要求很高,考生要尤其注意訓練這種能力。
2.材料“古今”結合,昭示未來。
“是故事者生于慮,成于務,失于傲。不慮則不生,不務則不成,不傲則不失”。這次的文章寫作可謂是“古香古色”,文言文的答疑不難讀懂,但很多考生在這里卻迷失了方向,不知道往什么方向思考,陷入苦惱。同時材料中的“中年危機”“數字城市”等概念是近幾年來的“時髦”概念,也需要大家來理解,并且要在這“古今”之間建立聯系,文章立意由此誕生。
對于古詩詞、文言文等古文的理解,廣大考生一定要注意積累和提高,方便輔助我們理解題干關鍵詞,理解材料甚至確定立意。這也就是說,未來的考試,有可能采用這種“古今”搭配的形式。既有現代化概念的考查,又有對古語古文的理解,既讓你了解新鮮事物,又讓你領悟古代的哲學智慧,反過來才能更加理解很多時候,各代先賢哲人的智慧是我們發展的指點。
2021年遼寧省考申論(縣以上)試卷題目設計采取“概括+概括+貫徹+作文”的命題形式,以多樣化的題型,測查考生基層工作能力。
據考生回憶,第一題要求我們概括G市在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方面做了哪些努力,作答對象比較常見,題目本身的難度也較低。
據考生回憶,第二題也是一道概括題,但不同的是要求我們分析原因,分析出為什么仙路控股有限公司遇到了“中年危機”,而國欣家居卻能實現“蝶變”。在作答時需要條理清楚,表達準確。
據考生回憶,第三題依托某省開“數字城市”建設座談會,F市由于成績斐然被邀請做經驗介紹。這個介紹有由汪副市長參加此次會議,你的任務是為汪副市長擬寫一份發言提綱。從大趨勢來看,“提綱”這種形式再一次出現。未來需要引起足夠注意。但作答要求中出現了層次分明,有邏輯性等要求,要點整理時需要特別注意。
據考生回憶,第四題是一個話題作文,但是要結合一句話,但這句話是一句古語——“是故事者生于慮,成于務,失于傲。不慮則不生,不務則不成,不傲則不失”其中有幾個關鍵詞可以我們思考,也蘊含了一些利害關系,命題人希望考生能夠完整地、深刻的、清晰的表達出個人的理解,完成寫作任務。
2021年遼寧省考筆試已幻化成未來面試的“引路牌”。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廣大考生應該錨定新的面試目標,迅速進入科學、系統的學習狀態,抓住每一個改變人生的機會,奔向新的更大勝利!
聲明:本站點發布的來源標注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權均屬中公教育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歡迎關注(中公教育遼寧公務員考試頻道)
及時掌握遼寧公務員考試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03-28
03-28
03-27
03-27
03-27
03-27
07-11
07-11
07-08
07-08
07-06
07-06
07-15
07-15
07-15
07-15
07-15
07-15